新學期伊始,學生們重回課堂。對於開學,有人期待有人焦慮。對於不同年齡段的學生,心理健康應備受關注。
不同年齡段焦慮原因不同
對於小學生來説,分離焦慮和心理落差問題集中。由於年紀小,自控力差,經過漫長的暑假後,容易產生注意力不集中、上課坐不住等問題。身體和心理上的不適應,還可能引起情緒上的改變,比如發脾氣、與同學產生矛盾等。尤其對於新一年級的學生,從幼兒園到小學,孩子會受到更多的“約束”,對孩子獨立自主能力的要求也更高,孩子很可能會焦慮或排斥。
對於中學生來講,很多學生在假期玩遊戲、上網課等會過分依賴電子產品,回到課堂可能會感到無聊。初一、高一學生面臨新的環境以及新的老師和同學,容易產生焦慮:初三、高三的學生因為進入畢業年級,升學壓力會明顯加大,容易產生抑鬱、焦慮情緒,甚至出現失眠等情況。
對於大學生來講,一些大學生剛剛回歸校園,尤其對於大一新生,很多學生從未離開過家,首次去外地上學,一下子進入集體生活,可能會面對諸多複雜的人際關係和獨立生活能力,由於自身無法儘快適應學校的生活,可能會有一些負面情緒。
結合不同情況有針對性調整
小學生狀態的迴歸,需要家長更多的引導。家長不可操之過急,更不可嚴厲責罵,以免孩子產生牴觸、逆反情緒,甚至厭學。不要一下子強行禁止孩子的一切娛樂活動,慢慢適應新學期的生活。
對於中學生來説,需要家長與老師溝通配合,同時注意自身約束。自己要減少電子產品的使用時間,慢慢將學習精力向課堂上靠攏。畢業班的同學,則要直面問題,以目標為導向,激勵自己,消除恐懼。
大學生一年級新生要讓自己慢慢融入新的校園生活,與自己志同道合的同學一起學習、參加社團活動,豐富自己的業餘生活,制定學習計劃,享受珍貴的大學生活。
|
![]() |